本馆简介
发布时间:2021-02-01

一、基本情况

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过渡图书馆位于实验1#楼1层、3层及生活服务中心2层,建筑面积为5822平方米,其中图书库约2564平方米,期刊库(含自习室)约3140平方米,行政办公区约118平方米。现设有自然科学类图书流通库、社会科学类图书流通库、期刊阅览区、采编区、电子阅览区、自主学习区、特色阅览区、会议室等。

目前图书馆有工作人员6名。此外,还有学生志愿者116人参与图书馆管理。

新校区图书馆大楼2021年建设开工,新馆总建筑面积约为2.8万平方米,共10层。采用大开间、全流通、全方位服务管理模式。设立有图书借阅室、报刊室、自习室、创客空间、体验室等,总座位2600席。力争将图书馆打造成为全院阅读、学习、研究、交流、咨询服务和文化休闲中心,使其在室内环境、外部环境、服务功能等方面均得到较大提升,给读者以全新体验。


二、图书资料及电子资源情况

学院不断加大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投入,馆藏文献逐步增加。目前共有文献资源共46.2647万册,其中纸质图书24.2413万册,合订本期刊2324册,电子图书21.791万册。同时共享13个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。生均图书达到77册。图书馆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。基本符合“普通本科学校生均适用图书,理、工、农、医类应不低于80册;应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”的设置标准要求。

2022年采购期刊共187种,其中医学类期刊104种,其他专业性期刊41种,大众读物42种。报纸共15种。

学院拥有的超星电子图书系统,拥有终身使用9万册电子图书。另外,知网作为中国最大的学术论文数据库,学院也相继购买了知网工程科技Ⅰ库、医药卫生科技库、社会科学Ⅰ库等学科,学术期刊库、优秀硕博论文库、重要会议论文库、国际会议论文库、个刊库六个字库,折合电子图书为127910册。除超星与知网外,学院图书馆也与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合作,共享其13个数据库,使学院文献充足率和保障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。

学院正在不断建立以医学为主,工学、理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等文献资源协调发展,涵盖学院各学科专业、服务学生综合发展的藏书体系。


三、图书馆开放时间

  1#实验楼一楼图书借阅室开放时间








             星期

  时间

  周一

  周二

  周三

  周四

  周五

  周六

  周日

  上午(8:30-11:30)

  开馆

  开馆

  开馆

  开馆

  开馆

  开馆

  闭馆

  下午(14:00-17:00)

  开馆

  开馆

  开馆

  开馆

  开馆

  开馆

  闭馆

  晚上(18:00-22:00)

  闭馆

  开馆

  闭馆

  开馆

  闭馆

  闭馆

  闭馆


  生活服务中心二楼期刊阅览室开放时间








            星期

  时间

  周一

  周二

  周三

  周四

  周五

  周六

  周日

  8:30-22:00

  开馆

  开馆

  开馆

  开馆

  开馆

  开馆

  开馆

1#实验楼1楼为图书馆图书借阅室,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8:30至11:30,下午14:00至17:00,周二、周四晚上18:00至22:00开放, 周开放时长为38小时;生活服务中心二楼为图书馆期刊阅览室,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早8:30至晚22:00,中间不闭馆,周开放时长为94.5小时,两馆开放时间共132.5小时,开放时间达到《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》规定的90个小时。


四、图书馆读者活动

图书馆坚持“以人为本,服务为先”的服务理念,除开展图书借阅、报刊阅览等服务外。为加强学生有效利用文献资源,图书馆开展了多种形式宣传推广服务,主要有:

(1)举办讲座、培训班:图书馆不定期地举办讲座、培训班等,向学生介绍校园网络资源的利用方法、途径等知识。

(2)新生入馆教育:为了让新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了解图书馆布局、各项规章制度、图书分类与排架、各类网络数字资源及书刊的基本检索及利用等方面知识,每年利用新生的课余时间,开展新生的入馆培训。

(3)开设《文献检索》课程: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,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,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质,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最新技能,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自学和独立研究的能力。

(4)开展读者服务月活动:为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互动,拉近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,以便更好地服务读者、服务教学,让读者进一步认识图书馆、了解图书馆,贯彻“以人为本、读者第一”的办馆宗旨,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。

(5)开展咨询活动:积极开展电话咨询、到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参考咨询服务,解答读者利用图书馆及各种馆藏资源的咨询,指导用户使用各种检索工具及各类电子文献资源。

(6)组织阅读活动:积极参加高校图工委举办的各类阅读推广读书活动,和院学生处/团委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,主动引导读者多读书、读好书、书读好。

(7)开展征文比赛活动:图书馆紧跟时代潮流,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为此,举办了数次征文比赛活动。


五、主要建设任务

(一)加强文献资源建设,满足教育教学需求

1.按照教育部本科学校办学条件要求,制定文献资源发展计划,资源采购模式由“馆员决策”向“读者决策”转变。通过读者网上推荐、专家推荐和教师现采等多种方式,实现图书馆与读者、教师的有效沟通和互动,提升图书采购文献质量。每年增加中文纸质图书约8-9万册,到2025年末,纸质图书达到58万册,镜像模式下电子图书达到50万册以上。中外文数据库最少达到15个,图书馆在达到办学条件指标的同时,也满足教育教学需求。

2.继续加强学院数字图书馆建设,积极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(CALIS)合作,通过资源共享、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为读者获取所需文献,使学院文献充足率和保障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。

(二)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信息化应用的能力

1.图书馆网站建设

图书馆门户网站是图书馆必不可少的网络服务窗口,是面向读者的信息平台、服务平台与交流平台,目前学院已完成图书馆网站改造和建设。通过平台,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图书馆概况、规章制度、开放时间等基本信息服务,重要的是,读者可以通过本馆馆藏OPAC和联机馆藏信息的进行书刊查询、借阅,以及对数字资源进行检索,查找、浏览或下载,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源需求。

2.智能化设备的建设

新馆建成后,积极引进利于读者服务、方便管理的现代化设备。引进自助借还系统,提高图书流通效率和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水平;引进座位预约系统,提高座位利用率和资源使用效率;引用移动图书馆系统,让读者可利用移动终端和微信不受时间、空间限制地利用图书馆资源。

(三)树立服务理念,提高服务水平

1.树立全开放的服务理念

新馆建成后,实行一站式全开放借阅,开放时间达到《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》90个小时,电子资源24小时服务的要求。以满足读者需求、方便读者阅读为服务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,牢固树立“以人为本,服务为先”理念,提高服务水平,确保读者满意。

2.加强对读者的培训教育

加大对读者信息素养的教育,以多种形式手段,促进读者信息获取模式的改变:加强新生入馆教育;加强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工作;开展用户教育工作,为各系部开办数据库使用培训讲座。

3.传承并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品牌

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,如“读书周”“读书月”“读书分享会”“新书推荐”等活动,丰富读者的校园文化生活,让更多读者参与到图书馆文化活动中,打造校园文化品牌。

4.利用科学技术辅助图书馆服务

扩大移动图书馆服务覆盖面,争取开通短信平台和微信平台,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全面开展移动服务,突破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时间与空间限制,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开展移动阅读服务。

(四)拓展多功能空间,提升阅读环境

在新馆建设中,对读者阅览区域,采取多功能空间建设。不仅有学习阅读空间,更具有体验空间、创客空间、茶吧等。力争将图书馆打造成为全院“学习中心、知识中心、文化中心”,使其在室内环境、外部环境、服务功能等方面均得提升,给读者以全新体验。

(五)完善队伍的培养,深化考核机制

1.建设并发展图书馆人才队伍

学院积极引进具有图书馆或其他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,工作人员达到10名,满足图书馆服务需求;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学术研讨会、业务培训和省内外图书馆交流,提高职工业务水平,引进与培养并重,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

2.建立馆员与图书馆发展共同体

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,合理制定考核指标体系,将馆员的个人发展与图书馆整体发展紧密联系,有效地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性;建立一套客观、科学、公正、可操作的绩效考核制度,激发图书馆内在的发展动力,调动全馆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。